时间是点睛笔,书写企业的成长故事;时间是试金石,鉴证企业的兴衰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曾欣喜地初见企业那闪耀的晨曦;在时光的长廊里,让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倾听常州冠奕达防爆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明南在常州成长发展的心路历程。
初到常州
冯明南,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在大学期间,他所学的专业是药学,由于校企合作项目中的一个药理指标是他通过实验完成的,因此被药厂的老板选去做了药厂的医药代表。本受老板器重的他,只因老板的一句“好药不一定是好商品”,这个心存善念的年轻人放弃了药厂的工作。在那段时间里,他怀揣着要为社会做一个好产品的愿望,带着媳妇到全国十几个省会城市去调研,想要寻找他心中的好产品,兜兜转转,始终未果。就在这一想法快要破灭的时候,他坐在上海开往南京的列车上,听到身边乘客谈论到常州邹区灯具城买灯具,便临时起意决定到常州邹区灯具城去看看。谁知这一看,竟让常州从此多了一个青年才俊。
上世纪九十年代,已逐步富裕起来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居环境的改善,于是邹区灯具城仿效八十年代市区香港摊的模式,来自广东、温州的灯具和本土的灯具齐聚邹区,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市场,在沪、苏、浙、皖的灯具行业里享有不错的声誉。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冯明南花8000元钱租了一个20多平方米的小门店。小店开业之初,他既是老板又是店小二,媳妇则是店里的会计和营业员。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他无法把店里的样品全部囤货,有时,客人看中了某个样品,他只好骑着三轮电瓶车在市场的门店之间调货,有时甚至赚不到一分钱,为的只是留住一个客户。为了节约资金,他舍不得花钱在租住的出租屋里装空调,宁愿大伏天一晚上出来洗4次冷水澡。面对这样的艰苦条件,有时,他也在心里问自己:这难道就是自己来常州创业想要的生活吗?正是这种为客户着想的职业操守和执着,他逐渐积攒起好口碑,生意也有了起色。但冯明南没有小富即安,反而又开始思索:经营别人的产品,自己很难控制生产质量,而产品质量的好坏则关乎着自己的市场口碑,于是,便又萌生了想要注册一个自己品牌的心思。
创业之路
做品牌不同于做营销,成功的营销只需把别人的产品最大限度地卖出去即可,而成功的品牌则需要经营者对质量的精心维护,另外,做什么样的产品也是品牌成功的关键。这个心存善念的东北小伙思来想去,觉得除了药品以往还是防爆电器对社会的重要性要更大一点,于是,他购买了大量关于防爆和安全方面的书籍,潜心研究国家在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电器设备的安全指标参数。就这样,防爆电器成了他未来企业的主攻方向。
在邹区镇政府的支持下,冯明南租用了灯具城附近的一家旧厂房,但厂房只能改造成一个组装车间和成品库房,为此,冯明南拿着自己的产品图纸,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常州与义乌之间,经过反复调研比对,最后敲定在运输距离方面离常州相对合理的义乌作为自己的生产代加工基地。通过这种“发外加工+自己组装”的运行模式,企业的年生产能力稳定在2000万元左右。在企业初具规模后,为了使冠奕达的产品更具影响力,冯明南开始把营销目光瞄准国际市场。2013年,冯明南去德国参加汉诺威工业展,在展会上,冯明南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防爆产品,于是他下定决心,冠奕达要进行一次产品自救;产品要自救就必须要自我革命,自我革命就必须走自主研发之路。
为了使冠奕达的产品在设计质量上更具合理性,冯明南曾赴上海广罗业内技术精英,并为特殊人才在钟楼区购置了商品房,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通过这次技术上的自我革命,企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
为了使研发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的沟通更流畅、更具视觉效果,冯明南对公司所有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了全面的CAD制图培训,他们必须通过自制的图形来向研发人员表达自己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想要改进的意图,使研发和生产达到了高度统一。正是这种高效的研发和严格的管理,使得冠奕达的防爆电器产品不仅拥有多项技术专利,还通过了欧盟CE、ATEX、TUV、ISO9001、CCC、RoHS等管理体系认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销路,更为企业参与制定国内同类产品的技术标准赢得了机会,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更具话语权,目前,冠奕达的防爆灯具在国内的石油化工领域中占市场份额的10%,防爆灯具国际订单占企业年营销额的30%。此外,高效的研发和严格的管理还催生了技术服务输出,目前,冠奕达已为国内多家企业建立防爆安全管理体系,技术服务输出收入已占企业年度营销总额的40%左右,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存空间。
履职尽责
长期以来,邹区镇政府对冠奕达公司在邹区的落户和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扶持和帮助,加入民建后,冯明南在参加党派活动的同时,积极履行参政议政义务。2020年,冯明南被推荐为常州钟楼区第十届政协委员,他撰写的《关于打造常州智慧照明产业集群的建议》《关于改善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的建议》《关于改善交通隐患的建议》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有效落实;《关于在中老年聚集社区设立食堂建议》作为钟楼区的重点提案,获得全面落实;《关于构建常州基于数字应用千亿级照明产业生态集群的报告》中标民建常州市委会重点课题,作为民建集体提案在市政协会议上提出,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
由于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邹区的场地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从2021年起,冯明南把企业迁到了经开区,但他始终不忘邹区镇政府当年对自己的关心和对企业的扶持。2021年,在得知邹区镇政府将举办建党100周年书画展时,他主动为画展捐款1万元;先后为邹区前王村贫困户帮扶活动捐资1万元;为邹区公益助学捐资2万元;为邹区红十字会捐款9千元。2022年3月,在抗击新冠疫情时,冯明南向雕庄街道、雕庄综合行政执法局捐赠价值4.26万元的抗疫物资,向邹区镇人民政府捐赠抗疫物资和现金合计5.4万元;2022年7月,他向钟楼区红十字会捐赠价值5.8万元的防爆小屋。
在冯明南的心里,常州早已是他的第二故乡,只要地方政府和组织有需要,总能看到冯明南慷慨捐赠的身影:地处天宁的凤凰实验小学扩充图书馆时,他除了向学校捐赠800册图书外,还另外捐资2万元现金;邹区党建活动筹划书画展时,他再次捐资2万元;民建钟楼七支部与常州心理协会组织关爱失独家庭活动时,他第一时间捐出3万元;钟楼政协筹办毗邻书院时,他捐赠书籍100册……
冯明南常说:“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扶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企业回馈社会,既是义务也是责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正以东北人特有的豪爽,在常州践行着最初的入会誓言,未来,他将在民建、在常州这块热土上,行得更稳、走得更远、发出更耀眼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