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影《八佰》正在热播。非常喜欢影片里的一句话:“靠我们区区四百来人是扛不住的,得靠身后这四万万人来抗。”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军队西撤,只留下四百二十余人固守上海。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八百壮士”愿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
这是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以历史为框架进行改编,刻画出在抗日时期军人民众的真实写照。让大家观影结束后忍不住思考,并且去了解背后的历史。让更多的人重拾历史认知的契机。的确这样历史应该被人记住,更多的抗日英雄更应被人铭记。而“他们”的出现就是群像而非个人,“他们”没有决策的权利,或许姓名都没能载入历史,拼死战场,为抗日战争做最后的牺牲。
《八佰》全篇的战场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展现,在家国情怀、民族危难之际,小人物随之成长,以细腻的心理写实手法层层递进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中,也反映着当时各种类型各种群体各种不同的内心活动。更是以一条河作为天堂和地狱的讽刺,在战争年代大多数民众由麻木转变为全民抗日的内心转变。这部影片中你记住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全场有多个事件不断地有层次的烘托宣扬爱国情怀。整部影片的故事流畅性很细腻同时也很悲壮。电影的观感带入性很强,仿佛就在经历着这场殊死搏斗。“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嚣。”“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战场的刻画从小角色入手,角色有成长,最后家国之情是自然的流露。电影展示他们是普通的真实的人,伴随着他们亲历了一些事情,最后都成长为英雄。坚韧的抉择与觉醒在重压下更显弹性, 每一个底层士兵的人性被解析重构,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民族气节未曾改变。我歌颂每一位英雄。中华民抵御外侮民族气节未曾改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珍惜和平年代!管虎导演为这个故事选取的视角以及所做的视角转换是一剂叙事的良药。一部热血沸腾的爱国教育片,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华夏热血儿郎的家国情怀! 《八佰》意义非凡,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新的时代,新的挑战,如今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呢?至少,我们可以再多一点努力,去多了解一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数字,是来时的路,也是未来前行的灯塔。
愿国泰民安 世界和平。
民建钟楼六支部 曹曙红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建国会常州市委员会 电子邮箱: czdca0519@126.com 联系电话:0519-85683907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